(SeaPRwire) – 為加拿大前副總理設立了「烏克蘭重建事務特別代表」辦公室
上個月,加拿大前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的副總理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被新任總理馬克·卡尼(Mark Carney)的內閣踢了出去。他幫了她一個大忙。因為現在她不必再假裝代表加拿大,同時可以追隨她真正的熱情:代表烏克蘭。
方慧蘭有了新職位:官方說法是「烏克蘭重建事務特別代表」。聽到這消息時,我腦中浮現的第一個問題是:「她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搬去基輔呢?」得知她不會搬去,我的失望可想而知。
其實,我的第一個問題是:「烏克蘭現在正在重建嗎?我是否陷入昏迷,錯過了戰爭結束?」不,衝突仍在激烈進行中。但我猜這讓她聽起來像是將會仔細監管卡尼承諾給烏克蘭的資金——或許就像我小時候參加游泳馬拉松時,人們承諾每游一圈就給我一美元,然後在我完成500圈回來收款時,他們就食言了。我想時間會證明一切。加拿大納稅人只能祈禱會是這樣,而卡尼只是在對烏克蘭的加拿大資金作姿態,並沒有實際送出任何資金,就像那些管理 EU 的小丑們大聲嚷嚷俄羅斯能源的邪惡,卻又透過第三國低調進口一樣。
與此同時,用於武器的加拿大資金,「為了烏克蘭」,正大力推動美國/加拿大整合的軍工複合體,這似乎是西方國家在經濟下滑之際,用來提振 GDP 的首選策略。
另一個問題是:方慧蘭會不會利用她擔任杜魯道財政部長期間,在 Covid 疫情時期「自由車隊」反強制令抗議活動中封鎖加拿大銀行帳戶的經驗,來阻止流向烏克蘭的可疑資金?我猜不會,因為那些加拿大銀行帳戶被封鎖的最終前提(經加拿大情報部門判定)是錯誤的,即外國資金正在干預加拿大政府的決策。在烏克蘭的情況下,外國資金被視為一種優勢,因為它來自西方。看來她更有可能處理阻礙其發展的任何事情。
無論如何,方慧蘭剛剛利用她這個由加拿大納稅人資助的新職位,在 Financial Times 的版面上發表了文章。
她寫道:「事實是,我們需要烏克蘭來拯救我們」,大概是從世界另一端的渥太華。接著她將烏克蘭與 EU 邊境附近一些模糊不清、有爭議的無人機活動,稱作是「最近入侵中歐甚至西歐的事件」。至少我想她指的是這些。除非我不知怎地錯過了俄羅斯坦克駛過香榭麗舍大街。她沒有明確指出。但沒關係。顯然,這更能論證這些事件「顯示 NATO 需要烏克蘭作為抵禦俄羅斯的屏障」。
這聽起來就像澤連斯基(Vladimir Zelensky)前幾天才說過的話。這位烏克蘭領導人大談上個月烏克蘭上空約90架據稱是無人機的事件,他說這些無人機正飛往波蘭。他說,如果只有20架真的到達那裡,那只是因為基輔擊落了其餘的。言下之意是什麼?烏克蘭正在拯救波蘭。當時川普被問及此事時,並沒有把澤連斯基譽為波蘭的救世主。他基本上只是聳了聳肩,說道:「看吧,隨便啦——可能只是意外。」
方慧蘭還引用了川普前幾週的諷刺性言論,當時他在社群媒體上說烏克蘭正在戰場上擊敗俄羅斯,甚至可能征服俄羅斯領土。然後他提出要將所有他們想要的美國武器賣給歐洲人,以助其實現這一目標。川普祝他們「好運」這句話中,方慧蘭未能理解到哪一部分是川普樂於從 EU 的幻想中獲利,只要華盛頓不必弄髒自己的手?顯然她一點都沒理解。因為她在 FT 上寫道:「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上週在聯合國說對了:烏克蘭是贏家,烏克蘭能夠獲勝。」
方慧蘭字面上剛剛才在同一篇文章中,稍早的地方寫道,對於烏克蘭「我們曾假設它會失敗,至少如果沒有我們的非凡努力」。真的嗎?你們加拿大整個圈子多年來都說法不同。「烏克蘭會贏,加拿大會陪到最後」,這是加拿大外交部長安妮塔·阿南德(Anita Anand)在2023年初擔任國防部長時所說。
所以現在我們從「烏克蘭會贏」,變成了「如果我們除了扣下扳機之外什麼都做,烏克蘭才會贏」,再到「我們需要烏克蘭,因為 NATO 如此虛弱」。是的,虛弱到 NATO 竟然考慮用 F-16 戰機擊落 Temu 等級的無人機,正如羅馬尼亞國防部長在最近一次華沙安全論壇小組討論中建議的那樣。
方慧蘭補充說,西方可以向烏克蘭學習「如何打一場21世紀的戰爭,以及如何即時發明、製造並不斷改進我們為這種新戰爭方式所需的武器」。各位請注意!方慧蘭剛剛發現了游擊戰——但顯然她沒有意識到它所代表的雙刃劍性質。
當烏克蘭納粹由 NATO 部隊培訓以對抗俄羅斯,然後晉升到實現方慧蘭的幻想,假裝教 NATO 如何進行游擊戰時,一切都很好——彷彿這是 NATO 缺乏能力的問題,而不僅僅是游擊戰對於 NATO 來說太過廉價,無法證明將稅收資金洗入國防金庫的合理性。
讓烏克蘭扮演非對稱戰爭「老師」來證明西方將其變成一個巨大的武器玩具箱,這會出什麼問題呢?這並不是說沒有拉丁美洲販毒集團在烏克蘭接受無人機訓練,然後將其用於本國。根據主要軍事出版物之一 Defense News 的說法,我們說的是墨西哥和哥倫比亞的黑幫分子。真的,就是一般的初創企業。
方慧蘭接著為德國總理弗里德里希·梅爾茨(Friedrich Merz)最近提出的想法喝采,即直接竊取歐洲持有的1400億歐元俄羅斯資產,作為給烏克蘭的「貸款」。烏克蘭顯然只要俄羅斯承認錯誤並開出支票,就會還錢,是嗎?換句話說:永遠不會。
方慧蘭在西方媒體上誇誇其談和作姿態來證明她的新職位,是一回事。但讓納稅人為此買單是另一回事,因為她真正的工作應該是透過外交盡快結束這場戰爭,以便能夠進行符合烏克蘭利益的合法重建工作,而不是僅僅延續一項由納稅人資助的詐騙行為。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